第五章:中央政府提供青贮玉米草料包资源支持
青藏牦牛实现二年育肥出栏,减少了越冬次数,降低了冬季消耗,减少了活重损失,减少了草场压力,既保护了草原生态,也增加了农牧民收入。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但是,缩短饲养周期,加快出栏速度,需要对藏酷牛进行营养补饲。
由于青藏草原草低矮产草量低,缺少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豆科牧草,这里也不具备种植玉米大豆的自然条件。因而缺乏青贮玉米、苜蓿等优质牧草,缺少玉米豆粕等精饲料。靠当地、靠牧民无法解决,需要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从外地调拨。
青贮玉米是世界公认的产量最大的饲草资源,全株青贮玉米是优质饲草料资源,整合利用这种饲草料资源,是藏酷牛产业多快好省的饲草料解决方式。由于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广阔,各地都有大面积种植,青藏高原采取拿来主义方式,从周边地区调运青贮玉米草料包,解决藏酷牛饲草料来源问题。
第1节:青贮玉米草料包是支持牦牛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
青贮玉米草料包拥有一个真空小环境,是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消耗掉包内空气形成的。玉米粒在青贮草料包内真空小环境中储存。青贮玉米草料包相当于一个真空保鲜袋,只要不开包就不会发霉变质。青贮玉米草料包具有保存时间长的优点,还具有可以随地放置等特点。
青贮玉米草料包是固定式池窖青贮的升级版。固定池窖青贮相当于PC互联网,青贮玉米草料包相当于移动互联网。由于“青贮玉米草料包”具有移动性,发展牦牛养殖业可以不受资源季节性限制,一年四季都能够吃上青绿饲草料。“青贮玉米草料包”保存时间长,具有可移动型可以随地放置,可作为标配型产品为发展牦牛养殖业提供饲草料资源支持。
抓住国家推进玉米“粮改饲”的机遇,积极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青贮玉米草料包具有可移动性,可以跨地域进行交易流通。有了青贮玉米草料包发展牛羊业,就可以不受季节限制。把“青贮玉米草料包”比作一块砖,哪里出现旱灾需要饲草料就往哪里搬。养殖户可以在干旱缺草季节用青贮玉米草料包来救急。
在饲草料方面不能闭关自守自给自足,还要在周边地区发展青贮玉米草料包生产基地。玉米秸是富含纤维的饲草,玉米粒是能量型饲料,青贮玉米草料包是饲养牦牛的“绿色饲草+能量饲料”。玉米带粒青贮饲料成本低,容易操作。利用青贮草料包取代当地颗粒饲料。这样既为农民增收,提高生产利益的问题,同时,也减轻了国家现在玉米库存过大超储的问题。
第2节:将青贮玉米草料包作为生态补偿物资提供给牧民
牦牛实现二年育肥出栏,藏羊在当年育肥出栏,对生态保护牧民增收都十分重要。其中,补饲精料是必不可少的措施,但是,青藏高原不产玉米等原料,必须从内地调入。这就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。
青藏高原是黄河长江母亲河的源头、是世界屋脊、祖国的生态屏障,其生态地位无可替代。青藏高原地区是藏族等少数民族集居区,其社会地位也非常重要。国家要算生态账、政治账,需要用青贮玉米草料包优质饲料来换取青藏高原生态。
第3节:将青贮玉米草料包作为救灾物资提供给藏区牧民
牦牛繁殖生产活动发生在冬春季,而冬春季是雪灾频发期。雪灾对牦牛繁殖生产活动影响危害是非常大的。雪灾期间寒冷饥饿造成怀孕母牦牛流产,导致犊牛存活率降低。雪灾是一种季节性自然灾害,在冬春季雪灾频发季节到来之前,利用青贮玉米草料包的可移动型,政府作为救灾物资提供给牦牛养殖牧户。
第4节:将青贮玉米草料包作为扶贫物资提供给藏区牧民
产业扶贫是治贫之本,是精准脱贫的基础和保证,藏酷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,是产业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。按照走“中国特色、西藏特点”发展路子的要求,抓住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有力时机,将青贮玉米草料包作为扶贫物资提供给藏区牧民,对加快推进牦牛现代畜牧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。
青藏铁路建成通车,把青藏高原和内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创造了便利通畅的运输条件,与公共运输相比运费成本大大降低。青藏地区政府要调运青贮玉米草料包项目,作为农牧业的重点工程向中央申报。只要国家给予牛羊短期育肥饲料补贴,牛羊缩短饲养周期,青藏高原畜牧业就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。
|